杭州竞思教育老师笔记:我们应该怎么面对学习能力差、智力低下的孩子?

老师专家

2018-05-07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试验的深入与完善,有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随同正常儿童进入普通班就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试验的深入与完善,有些轻度智力障碍的儿童,随同正常儿童进入普通班就读,这就给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   

        所谓的智障儿童,是指那些思想表现和学习表现都处于后进状态,甚至有智力障碍的儿童。

        智障儿童在园人数虽少,但如何进行智障儿童的教育教学,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难题。

        下面,杭州竞思教育的老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   

        一、发挥“亲和”的魅力,做较具有亲和力的老师   

        亲和力是比喻使人亲近、愿意接触的力量。

        亲和力较早是属于化学领域的一个概念,是特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但现在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人际关系领域,某人对另外一人具有的友好表示,通常就形容这个人具有亲和力。

        有句话叫:力在则聚,力去则散!有亲和力的双方就是有共同力量表示的双方,这种友好表示,使得双方合作在一起,有一种合作的意识和趋向意识,和共同作用的力量。

        有亲和力是促成合作的起因,只有具有了合作意想,才会使双方结合在一起共同合作。   

        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四句话:“嘴里没有否定,眼里没有蔑视,肢体没有威胁,表情没有冷漠。”(较简单有效的人际沟通要诀)   

        首先,这四句话,只是技巧而已,我们要看到技巧背后需要我们真正做到的管理素养和修养。

        即:   

        1、发现对方优点,肯定对方;

        2、真正平等待人,尊重对方;

        3、消除对方紧张感,放松对方;

        4、热情的相待,温暖对方;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就是那么玄妙,你永远不要期望一个你蔑视的人会反过来尊重你,每个人都在不断的调整着自己的心理平衡。

        师生关系何尝不是这样,你对学生的肯定、热情、尊重必将换来对方的尊重与爱戴!所以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差生”这个沉重的标签,你的草率,可能给日后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灾难。   

        为此,杭州竞思教育的老师们在教学工作中是这样提高亲和力的:   

        1、合体的装束,使他们更容易接纳。   

        2、保持礼貌亲切的语言,让他们和我沟通更融洽。   

        3、性格优雅温和,易于他们主动接近。   

        4、多为他们着想,处理问题得体,自然而然形成亲和力。   

        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所任教的儿童都喜欢上我的课,每当我走进教室,总能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悦,言谈举止也流露出犹如见到家人的亲昵,有的孩子竟口误叫我妈妈。

        许多孩子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向我诉说如:他们穿上新衣服欣喜,他们过生日时快乐的感受,与小朋友之间的愉快经历等等。为我今后对他们开展教育教学打下良好的开端。   

        二、用爱的行为实现对智障儿童的养成教育   

        所谓养成教育,具体地说,就是指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渠道,全方位地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感、道德品质、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为把他们培养成既善于合作,又善于竞争,即能追随时代,又能适应社会的现代人而打好基础,这是形成儿童健全人格的基础,是儿童成人、成材的前提。

        特别是刚入园的智障儿童,没有经过专门的教育与训练,他们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这一时期是行为问题较多的时期。

        如:辨别能力较差,模仿能力极强,一些不文明的脏话可以毫不顾忌地说,不文明的行为也因为年幼无知而轻易地被大人原谅,有的孩子待人长幼不分。

        很多儿童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都是家长代劳了,自理能力极差。

        俗话说:“播下行为,收获习惯;播下习惯,收获性格。”怎样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不仅要长期坚持所定的规则,还要经常表扬、提醒、鼓励,使他们持之以恒坚持好的行为规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另外,优美的环境,整洁的校园,给人以赏心悦目的心境,能给学生营造一种和谐、舒适的学习环境。

        有的幼儿园的活动场所窄小,绿化场地更小,要给他们开辟,他们就像一只只出笼的小鸟,欢蹦乱跳,有些孩子见到花儿就随手摘,还任意践踏草地,乱扔果皮、纸屑……

        于是,我在“认识我们的幼儿园”中,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等方式来让幼儿认识幼儿园的,先带领幼儿参观、感知,然后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眼中的幼儿园,较后,孩子们一致认为幼儿园就像一个大花园——有五颜六色的花、宽敞明亮的教、卧室、平坦的操场、有许多新朋友、老师、还可以学知识……   

        随机我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每一种植物都有生命的,如果你们任意地采摘、践踏,它们就会受伤,受伤后的花就不漂亮了,所以你们要像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去爱护它们,也不能乱扔垃圾,垃圾多了,排出的废气太多的话,就会影响植物的生命了。

        我们不仅要爱护学校的花草树木,路旁、公园里的花草树木也不能破坏。只有这样我们的幼儿园才会四季飘香,再说,谁保护了环境,谁就是护花使者,他就会长得跟花儿一样美。

        “你们想和花儿媲美吗?”

        “想,我想和花儿一样美。”

        “老师,我也想……”

        听着一声声稚嫩的话语,我的心里明亮了许多。

        在教育教学中,要时刻关注那些特殊的孩子,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孩子们有了起色——用爱的行动去感化他们,这样就能激发孩子们的爱美情趣。   

        三、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   

        1、要相信智障儿童是可以转化的   

        智障儿童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智力型的,即弱智;另一种是非智力型,智力正常但自身不爱学习,厌恶学习,或受家庭影响等而导致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

        对待这些学生,作为教师要有信心,必须要摸准脉搏,对症下药,不能“一刀切”。

        如:

        弱智型可加强课外辅导,让优秀学生帮助他;

        厌恶学习型的,我发掘其长处,利用“迁移”的心理达到目的;

        受家庭影响的,应与其家长联系,取得家长支持,平时多给温暖和爱心,亲情、家庭教育的缺失,教师的忽略和嫌弃,热闹的集体活动中形单影只的孤独曾是他们的生活状态。而“碍事碍眼”的他们在不经意的时刻也会闪耀出善良,面对他们我们不要漠然、反感甚至放弃,我们要去寻找深层原因,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吧,把更多的微笑送给他们。

        总之,对于形形色色的智障生,只要“晓之以理”然后“动之以情”就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2、要持之以恒   

        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幼儿,如果想在短时间内改变他,那是不可能的事,这就需要教师要有恒心,做好长期对智障儿童的转化工作。   

        3、要以诚相待   

        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项艰苦费时、费心、周期性长的工作,为此要时时处处给予他们关心、帮助、指导,智障儿童在老师坦诚、真挚、真心实意中得到温暖,缩短与其它儿童、老师之间的感情距离,儿童才会被感动,从而愿意接近老师、愿意接受教育。

        这也是“亲其师信其道”的具体体现。   

        4、对智障儿童的辅导要有耐心   

        智障儿童基础差,理解能力、接受能力也差。

        教师不要开口训斥,闭口责备,甚至动手打学生,尤其是智障儿童出现反复时必须耐心说服教育。切忌伤害其自尊心,要通过耐心诱导,给他一个思考和再认识的机会,急于求成则适得其反。   

        5、用爱的肢体语言浇灌自信之苗

        智障儿童在生理、心理等方面都有其显著的特点,绝大多数的智障儿童有经常情绪反常、情感脆弱的现象。

        本学期,新生中有一个男孩常常自闭自己,孤僻,遇人就躲,根本不敢与人说话,更谈不上自信,经常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为了有效地矫治他这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我给予他更多的爱和关注。课堂上,我让他尽可能坐到前排,经常用肢体语言与他交流。

        如他听不懂想哭时,我马上用手轻轻抚摸他的头,摆摆手,示意他安静下来。如果他表现得好,我会轻拍他的脸或肩膀,竖起大拇指表扬他。

        渐渐地,摸摸脑袋(亲近、责怪)、竖起大拇指(赞赏)、紧握拳(激励)等肢体语言增进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让小朋友们主动和他一起玩耍,节假日让他的亲朋们多带他到公共场所游览观光。

        目前,他脸上有了笑容、开始与伙伴们交流玩耍。   

        总之,信心+恒心是关键,真心+爱心+耐心是开启儿童心灵的钥匙,这是重中之重。   

        综上所述:杭州竞思教育的老师们认为,对智障儿童的教育是一个艰辛、漫长、复杂的过程。“捧着一颗心来”,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时刻激励着我们。

陶行知先生

陶行知先生

        也许弱智生不能成为祖国未来的栋梁,但他们依然是家长的希望。

        在他们面前,我们不仅要做严师,更要做慈母,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千万不要忽视他们,要相信他们,真心实意地爱他们,绝不能有“放弃”的思想,只有真心对待他们,才能引起学生内心的强烈共鸣,达到师生间的相互信任,学生才会把老师当作知心朋友,敞开心扉,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老师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有的放矢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健康成长。

#

已有123人咨询

相关课程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