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哭也爱笑,小宝贝的情绪如龙卷风一样来去迅速。还学不会控制情绪的他们从来都是直率地表现自己的情绪。但是,一旁的父母们却表示,当宝贝们表现出焦虑、伤心、焦虑等负面情绪
2020-08-07
传说中的炫娃技巧,除了炫才能,炫成绩,还有炫乖巧。家有一个乖巧的娃娃,就是爸妈的骄傲!但是,乖巧就等于好事吗?不听话就等于坏事吗?问题答案可能出乎爸妈们的意料,看来孩子听话这回事,我们有必要从新去认知它。
2020-08-07
要做成功的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了解和分享孩子的看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处理负面的情绪,譬如愤怒、悲哀及恐惧。这样,我们才能在自己与孩子之间建立信任和爱的桥梁,使孩子成长为更成功、更快乐的人。
2020-08-07
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一个缺乏自信、充满自卑的孩子,即使脑子很聪明,反应灵敏,但在学习中稍遇困难和挫折就会发生问题。那么,家长该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小编今天介绍以下几方面,看是否适合你家的宝贝吧。
2020-08-07
宝宝脾气总是特别大,什么事情都得依着他。如果不顺他的意,他就大吵大闹,直到家里人全部妥协才善罢甘休。在学校的时候也一样,我都被老师叫到学校好几次了,都是因为他打人,或是和小朋友抢玩具推别人的事。
2020-08-07
学前幼儿的思维特征 从思维发展的过程来看,幼儿的思维最初是直观行动,然后出现具体形象,最后发展成抽象逻辑推理的思维。学前幼儿的思维发展主要是直观行动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属于高级的思维方式
2020-08-07
幼儿的时间观念很模糊,掌握一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其含义,对孩子来说,无疑是必要的。当孩子真正清楚了“在……之前”、“立即”或“马上”等词语的含义后,孩子也许会更规矩些。
2020-08-07
父母对于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十分担心,因为孩子一旦注意力不集中,往往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随着年龄的增大,孩子因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不良影响会更加明显,所以,父母要正视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2020-08-07
父母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俗语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作品。”这足以体现了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2020-08-07
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甚至到了“溺爱”的程度。这使得大部分孩子具有“十指不沾阳春水”,容易依赖他人,遇到困难就躲避,不懂得独自面对问题的坏毛病。
2020-08-07
有时候,仔细想想,孩子任性是父母惯出来的。当孩子当众哭闹时,父母都会觉得尴尬而去满足孩子的要求。父母都会觉得为达到要求“不择手段”的孩子是非常任性,但是,很多时候,孩子任性,父母也难辞其咎。
2020-08-07
曾经有人说过:“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孩子的父母。”这句话,足以显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在人们眼中,怎样的孩子算是内向呢?许多人认为,内向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胆怯、活动性差、与人交流时异常羞涩等等。他们与“胆大、外向、健谈”的孩子相比,相对被动一些,得到的机会也会相对较少。
2020-08-07
多动症的发生对儿童的成长有重大影响。作为父母,非常渴望能够找到治疗孩子多动症的方法。实际上,多动症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当前,有许多治疗多动症的方法。
2020-08-06
人有三个叛逆期,两岁时出现的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称“宝宝叛逆期”;七岁左右,则来到人生第二个叛逆期,称为“儿童叛逆期”;在12-18岁,是人生第三个叛逆期
2020-08-06
一点不顺心就大喊大叫,要不就乱扔东西,现在有些孩子人小脾气可不小。专家说,孩子火气大原因在家长,当孩子不听话时大人爱发脾气,很容易养成孩子的暴躁个性
2020-08-06
一说到规则,可能很多父母会表示反感,因为在一心想让孩子拥有快乐、自由自在童年的新时代父母眼里,规则似乎等于束缚、禁止、反抗。可是,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需要遵循一定的社会规则。
2020-08-06
许多实例证明,有些幼儿之所以变得越来越自卑,一个重要原因是父母以完美主义的态度过高地要求孩子,孩子可能时时处处被包围在批评乃至埋怨的海洋中,长此下去,自信便可能丧失殆尽
2020-08-06
情商即EQ,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品质。现代社会,对孩子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接受、认可,据心理学专家研究显示,情商的高低对孩子将来能否取得成功有着重大的影响作用。
2020-08-06
宝宝不听话,妈妈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特别到了“可怕2岁”的反叛期,更是和爸妈对抗到底。“如果你不那么淘气,我就不会这么生气了。”“你让我很烦躁!”我们的烦恼真是孩子不听话造成的吗?怎样在孩子面前控制好情绪?怎么才能让宝宝乖乖听话呢?
2020-08-04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为父母的嘴不太善于说理,手就自动来帮忙。
20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