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龄的孩子,大动作已经相当灵活了,他可以将球流畅地抛出去,能够随意地向前或向后移动,轻松地跑动、上下楼梯,熟练地骑着三轮车到处跑。不过,宝宝的协调能力还没有发育成熟,像单脚站或单脚跳这种动作,难度系数还是比较大,他们仍然要很努力,才能单脚站片刻时间(大约5秒)。
2020-08-11
疫情宅家半年,回学校上学没多久,孩子就又放暑假,几乎天天能把老母亲气个半死不活。前两天,爆发了这段时间以来最大的争吵,这一切都是学习惹的祸。
2020-08-11
儿童心理学家分析,孩子在夜晚来临的时候,会对亲情有一种天然的需求,此时的陪伴,会给孩子带来最大的安全感。当一个孩子在充满安全感的环境下成长,就会自信、阳光、积极、向上。
2020-08-10
这几种家庭 最能培养出优秀孩子 如何培养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很多人首先会想到让孩子上最好的早教班,最好的幼儿园,不惜重金买下学区房,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
2020-08-10
早在孩子出生之前,就听身边的妈妈们说起各种早教品牌。铺天盖地的宣传,各式各样的理念。加之父母都有一颗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心,很多妈妈都心动不已。
2020-08-10
三岁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家长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散居在家安全是第一要务 宝宝从2岁开始,其活动能力和活动范围较之前明显扩大。然而,家长们却没有对宝宝的安全问题引起应有的足够的重视。
2020-08-10
假期一到,许多孩子的生活作息可谓乱了套。赖床几乎成为宝宝假期坏习惯之首。最基本的起居作息一乱,连带着吃饭、游戏、学习……什么都跟着乱。更糟糕的是
2020-08-10
有妈妈抱怨,自家的孩子不听话,实在太难教育了。我们都知道,说话是门技巧,若能善用沟通的技巧,通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妈妈如何说,孩子才愿意听?
2020-08-10
亲子阅读,是陪伴也是阅读习惯的养成。2岁以前,我们主要给孩子讲,引导孩子看。三四岁,可以一起看,讲睡前故事。五六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给我们读书、讲故事,分享自己的想法。
2020-08-10
在家庭教育中,除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还有一项内容也是不可忽视的,那就是情商教育。情商是一种控制调节自身情绪的能力,情商高的人能很好地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智商是天生的,情商却是可以后天培养的,有人说,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
2020-08-10
孩子的智商40%靠遗传,另外60%却是需要后天环境培养的。在还没开始进行宝宝的培育计划时,先来看看你家宝宝有没有这些高智商的表现吧!
2020-08-10
美国著名的脑神经科学家John Medina认为,婴儿的情感生态能够对其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对安全感要求强烈,因此他提出了儿童生长发育安全感第一的观点。
2020-08-10
早期阅读对宝宝的好处实在是数之不尽,认字、学知识、激发想象力……耶鲁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阅读能够激活孩子们的神经系统,神经网络以及它的连接。因此,早期阅读使孩子们的大脑更容易接受新的学习内容。
2020-08-10
通过研究发现,自行车运动员单独训练时骑车的速度要比和多个运动员共同训练时慢百分之二十;让小孩分成两组干绕鱼线,一组是每个人单独绕,另一组是集合一起绕,结果一起绕线的比单独绕线的效率要高百分之十,这就是“社会促进效应”。
2020-08-10
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但其实,成年人和孩子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以及生命节奏本身就是大不相同的。强制要求的后果,只会让孩子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
2020-08-10
孩子太「听话」,容易缺乏主见 认识多少个字、会背多少首唐诗、会弹多少首曲子……始终是大多数国内父母关注和当作谈资的东西。有些父母也表示孩子的快乐是最重要的,不过执行起来却往往身不由己;
2020-08-10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方面,我们一早就达成共识,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或者说,不要带着任何强迫的思维,我们希望阅读成为孩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其实并没有一个确切的时间点,但是再早都不会错,再晚都不会迟。
2020-08-10
十个娃有九个磨蹭,许多父母们遇到这样的情形,都是抓狂不已,甚至气冲冲地对孩子们开始唠叨教育。然而,当你焦虑的时候,不断地催促孩子的时候,孩子们是无法就此理解你的时间观,而是直接感受到的是你的负面情绪。
2020-08-07
所谓“主动”,便是内心要会自发地想去完成事情,所以靠啰啰嗦嗦当然是无法让孩子内心获得动力去做事情。想要真正让孩子心悦诚服地主动做事情,爸爸妈妈应该要通过鼓励的力量让孩子内心有动机、有力量去自主地完成事情。
2020-08-07
美国心理学协会称,美国人认为缺乏意志力是完成目标的最大绊脚石。大多数人的自控力并不是与天俱来,需要从小习惯地培养。当我们发现家中孩子做事情总是三心两意、丢三落四时,别总把这些表现当做是孩子的天性而不加纠正。不注重孩子的自控力,这会让他在离开父母的管教后,生活变得没有秩序。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