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巧妙应对多动症学生的办法

老师专家

2018-03-06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这就需要用科学的“管教”帮助他们逐步由“自由”到“规矩”。

        推行班主任坐班制

        小学生年龄小,自我约束能力差,这就需要用科学的“管教”帮助他们逐步由“自由”到“规矩”。

        小学低年级可配备正、副班主任,学生上课和课间活动期间,正、副班主任轮流在教室后排办公,帮助其他任课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用“硬”管理“逼”出学生的好习惯,使其由“被迫”守纪逐步转化为自觉遵纪。

四个巧妙应对多动症学生的办法

        实行学生互助制

        教师在安排学生座位时,不要因为多动症学生会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将其边缘化,而应该有意识地将其安排在习惯好、乐助人、求上进的学生中间,由这些学生以身示范,随时提醒或“管制”多动症学生,使其不犯或少犯自由主义;

        还可安排“懂事”的学生与多动症学生结对子,在实践中,用感情和行为逐步改掉多动症学生的不良习惯。

        建立学校、家庭双方互通制

        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三联”方式,形成对多动症学生训育的合力。

        一是信息联系,教师联合家长建立QQ群、微信群,随时随地沟通情况;

        二是措施联通,教师和家长共同研究针对多动症学生的管制办法,双方齐心推行;

        三是步调联通,针对多动症学生的问题,教师和家长要采取步调一致的解决办法,不能相互指责或各施其法。

        学校还可设立咨询室,配备心理咨询老师,对多动症学生及其家长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或咨询,引导家长采取科学的训育方法。

        试行特长发挥激励制

        多动症学生往往比较聪颖,乐于表现自己,教师可捕捉其兴趣特长,组织他们参加特长兴趣小组,或由专业课老师开“小灶”予以培养,并将其学习成果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展示,调动其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引导他们逐步明白任何成绩的取得都需要良好习惯作保证。

        这种办法可以打破班级界限,由学校统一组织,形成制度,用特殊吃“小灶”的办法,让多动症学生在尝甜头的过程中受到感染和感化,自觉改掉不良行为,进而健康成长。

#

已有123人咨询

相关课程
了解更多
相关文章
相关问答